化學品用於所有工業需求,因此能反映出客戶端的產能利用率與產量情況,更廣泛的來說,可以透露出歐洲工業的庫存循環位置。
德國特種化學品製造商Lanxess今日宣布,大幅下修2025年全年財測,主因需求持續疲軟且經濟環境惡化,公司並預期全年經濟情勢將無明顯改善,反映出德國化工產業整體困境依舊。
Lanxess表示,2025年全年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扣除一次性項目)預估將落在5.28億至5.8億歐元(約6.18億至6.79億美元)區間,顯著低於先前預估的6億至6.5億歐元,也遜於市場分析師平均預期的5.72億歐元。受財測下修影響,Lanxess股價在法蘭克福盤前交易下跌1.8%。執行長Matthias Zacher指出,全球經濟環境再度惡化,加上與美國現任總統川普主導的關稅談判持續僵持,市場不確定性升高,進一步打擊歐洲化工業信心。
德國的特用化學品產業近年來在能源成本上升、全球經濟放緩與競爭加劇的壓力下持續承壓。根據IBISWorld研究機構調查,該產業在2024年的總營收為326億歐元,較前一年衰退4%,主因為整體化工業需求疲軟、能源與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德國經濟活動放緩所致。雖然過去該產業長期年均成長率達3.9%,但展望2024至2029年間,預計年均增長僅1.8%,顯示市場進入低速成長階段。
德國整體產量低於疫情前約15%
化學品(包含特用化學品)用於所有工業需求,因此能反映出客戶端的產能利用率與產量情況。根據德國化學工業協會(VCI)7月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即便近年來的急速下滑趨勢已稍有緩和,該產業在2025年上半年仍面臨銷售額仍年減0.5%,僅達1,070億歐元。產量則還是比疫情前水準少約15%,並無明顯復甦跡象,VCI預估在2026年前難見整體反彈。協會主席、Covestro執行長Steilemann直言:「德國營商成本在國際間缺乏競爭力,來自官僚體系、能源價格、稅負與勞動成本的壓力,皆令產業雪上加霜。」
除了Lanxess外,BASF(BASFn-DE)、Covestro與Brenntag等主要企業亦已紛紛下修全年預測。多數業者認為,美國實施新一輪關稅政策、全球需求疲軟與歐洲內部政策不確定性,是造成產業低迷的主因。為提振景氣,德國政府今年以來推出多項刺激措施,包括3月啟動的5,000億歐元基礎建設基金及6月核准的460億歐元企業減稅計畫,盼望在2029年前支撐企業轉型與競爭力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