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膨壓力下的生存戰:消費品牌如何應對挑戰?

2024年07月22日 11: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全球通膨壓力下的生存戰:消費品牌如何應對挑戰?
圖片來源:美聯社AP/TPG

2024年7月22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根據尼爾森數據報告顯示,消費品巨頭包括雀巢 Nestle、卡夫亨氏 Kraft Heinz 和利潔時 Reckitt,第二季度報告指出在歐洲和美國的銷售增長疲軟。

 

銷售乏力的原因

· 消費者選擇轉向了抑制價格上漲表現更好的品牌。

· 疫情後的兩年內,食品、美妝和家用品製造商大幅提價所導致部分消費者流失。

· 通膨引發了全球生活成本危機,北美的價格上漲蔓延到歐洲和其他地區。

 

分析師觀點

· 本季度的關鍵績效指標將是銷售量和利潤增長,產品創新也是優先事項,但對於收入較低的美國消費者仍然面臨著壓力。

· 在消費品和食品行業中,若能夠降低價格或保持價格穩定的公司,則能依此提出更好的銷售數據、增加市場占有率並保護利潤。

· 全球消費者感到壓力,對支出變得更加謹慎,並透過節省和減少去餐廳次數,這樣的理論之下應有助於家庭內的食品消費力增長。

 

各公司表現

· 聯合利華 Unilever 有銷售量增長勢頭,特別是在家庭和個人物品方面有所增長,但食品品牌失去部分市占率。另外將提高生產力,計劃在2025年底前裁減歐洲的3200個職位。

· 達能 Danone 歐洲和美國門市均銷售額增長。

· 雀巢 Nestle 在4月未能達到第一季度有機銷售增長預期,卻仍然繼續提價,導致在北美地區銷售減少。

· 歐洲市場 : 利潔時 Reckitt、家樂氏 Kellogg's 和寶僑 P&G 在歐洲的商店銷售額下降。

· 美國市場 : 利潔時 Reckitt、雀巢 Nestle 和漢高 Henkel 預計本季美國門市銷售額將下降,多個品類的市佔率也會下降。

 

私有品牌競爭

· 百事公司 PepsiCo 因彌補先前的成本通膨,上調了價格和私有品牌競爭,但第二季度收入仍不及預期。

· 私有品牌在較低價格環境中增長,希望通過促銷等行銷活動,影響消費品在市場的市佔率。

 

整體影響

受到全球通膨的影響改變了消費者的支出模式,消費者變得更加謹慎,影響了整體市場需求,對消費品的銷售產生了重大影響。全球消費品大廠銷售乏力可能導致台灣出口需求減少,進而影響當地製造業的業績。此外,私有品牌競爭加劇,也可能會動搖大品牌的在市場主導的地位,導致市場份額重新分配,增加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