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特斯拉 Tesla (TSLA-US)宣布暫停在中國市場Model X與Model S兩款美國製高階車型的新訂單。普遍解讀這是關稅報復、產品競爭力失衡與品牌策略再聚焦的反應。
面對中國本土品牌崛起、進口車關稅暴增,Tesla選擇從利潤不高、成長停滯的高階產品線撤退,並聚焦於在地製造與主力市場。
美製車型受重稅打擊
川普政府再度對中國產品加徵高達145%的關稅,中國也迅速反制,將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上調至125%。
報復性關稅直接衝擊特斯拉從美國進口的Model X與Model S兩款旗艦車型,使其在中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幾乎蕩然無存。特斯拉因此悄然從其官網與微信平台下架兩款車型的訂購選項,並停止接收新訂單。
2024年中國僅進口了1,553輛Model X與311輛Model S,兩者總合占特斯拉全年65.7萬輛交車量不到0.5%。儘管對整體財報衝擊有限,在全球貿易愈發不穩的環境下,美國製電動車已難以在中國站穩腳步。
上海超級工廠成特斯拉主力
特斯拉在中國的主要銷售動能早已轉向本地製造的Model 3與Model Y,由其上海超級工廠負責生產。這些車型不僅完全規避進口關稅問題,還具備快速反應市場變化、調整價格結構的靈活性。
在高關稅與政策不確定性之下,本地化生產的重要性已成為特斯拉中國營運的最大支柱。
以高週轉、高產能的車型為主軸,集中火力於具備「性價比」優勢的中階市場,讓品牌得以在成本與規模兩端取得平衡。
中國本土品牌崛起
2025年第一季特斯拉高階車型和 SUV 車型以及 Cybertruck 所屬的產品交付量全球下滑25%。在中國市場亦面臨來自比亞迪 BYD (002594-SZ)與其他本土電動車品牌的激烈競爭。
這些品牌在價格、功能、銷售渠道與品牌認同等面向不斷升級,導致特斯拉在高端電動車市場的壓力倍增。
執行長Elon Musk近年來在全球舞台上的政治表態亦導致品牌聲譽分化,尤其在重視政治中立與科技專業的消費者群體中造成一定程度的反感,壓縮特斯拉在高端市場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