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日本汽車內裝系統製造商 Toyota Boshoku Corporation(3116-JP) 公布2026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CY 2025Q3)。雖然全球出貨穩健、營收略高於預期,但受美國追加關稅、品質費用增加以及巴西工廠暫停運轉影響,獲利顯著下滑,公司並下修全年業績預測。
營收小幅增長 EPS大幅下滑
第二季(2025年7月至9月)合併營收為4,925億日圓,較市場預期高出0.16%;但每股盈餘(EPS)僅37.08日圓,低於市場預期的64.28日圓,年減幅達42%。
公司指出,美國追加關稅約造成13億日圓的減益,而北美地區的召回費用高達37億日圓,因為先前低估了Toyota Sienna滑軌焊接不良的損失,這次做了一次損失補提。
雖然日本與北美市場的增產與新車型導入帶來部分挹注,但上述突發成本使整體獲利受到明顯侵蝕。
下修全年業績預測
Toyota Boshoku預期2026年度全年營收將降至1兆9,800億日圓,比先前預測下修200億日圓;營業利益調降50億日圓至750億日圓。
CFO鈴木浩之在財報說明會中表示,公司雖已透過內部合理化吸收部分影響,但美國關稅與品質費用仍壓縮利潤空間。巴西工廠在10月初受龍捲風災害波及而停工,也進一步影響區域營運。
北美市場的生產仍受新一代RAV4導入期影響,短期出貨減少。公司表示,將持續與客戶協商關稅回收方案,並評估在地採購與現地生產以降低長期風險。
區域表現分化
各區市場表現差異明顯。日本市場受惠於新車型Crown Estate與4Runner導入,高附加價值產品推動第二季營業利益年增一倍至76億日圓。
亞洲(不含中國)地區的業績持續改善,第二季營業利益上升至187億日圓,較上年同期增加4億日圓。主要原因是印度與東南亞市場的汽車生產穩定增長,帶動座椅與內裝零部件出貨量提升。
特別是在印度,隨著多家車廠擴充產能並推出新車型,Toyota Boshoku的座椅模組與內裝件訂單明顯增加。公司未來將持續擴大在印度及泰國等地的供應體系,以因應地區性需求成長與全球車廠的在地化採購趨勢。
中國市場則持續承壓,營業利益較上年同期減少17億日圓至80億日圓。由於當地車型結構轉變與匯率變動影響顯著,加上本土供應商的價格競爭加劇。為維持市場競爭力,公司已努力縮短開發週期並推進成本削減。
管理層對未來需求展望
Toyota Boshoku作為豐田集團主要內裝與座椅供應商,其業績波動反映整體汽車零件產業的結構變化。
Toyota Boshoku管理層認為,全球汽車市場雖仍面臨地緣政治與品質風險的不確定性,但整體需求基調仍偏向穩定。CFO鈴木浩之在說明會中指出,北美與日本市場的生產活動維持高檔,新車型導入與高附加價值車種帶來穩定訂單;亞洲新興市場,特別是印度與東南亞,持續出現擴產需求,將成為中期成長的主要支撐。
不過,公司也坦言,中國市場仍是最大變數。隨著當地電動化競爭加劇與日系品牌市占下滑,需求回升仍具不確定性。
公司將持續推進2030中期經營計畫,重點包括收益結構改革、強化地區競爭力與投資新領域。未來將加碼電動化與燃料電池零件開發,例如電機核心與分離板,以支撐中長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