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庫存高不高,如何判斷?看存銷比、存貨金額、存貨細項
存銷比 = 存貨 ÷ 近三個月合計營收
你要知道財務指標要比較才有意義,所以存銷比~
- 如果跟過去比,比過去高,越高代表越多,也是堆積越嚴重的意思:
- 如果跟過去比,差不多,代表庫存水位跟過去一樣,屬於健康的狀態:
- 如果跟過去比,比較低,甚至低很多,代表賣得好,越低越供不應求。
存貨與銷售的關係:投資人解讀的關鍵
對投資人而言,理解企業如何管理存貨是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企業通常會希望做好存貨管理,好保持營運效率與資金周轉的健康狀態。要跟大家分享一個重要的觀察,請看下圖中的 Nike(NKE-US),在疫情爆發前,它的存銷比一直維持在穩定水準。但隨著疫情來襲,庫存金額往上,存銷比也明顯往上升。
這代表什麼?代表市場上出現了「供過於求」的狀況,Nike 的商品賣得不好,庫存堆積。不過,請特別注意這個變化持續了多久 —— 不到一年。從堆積到恢復,大部分的公司大約需要一年左右消化完。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存貨循環都是短期循環,很快就過去
給投資人的重要解讀,因為股價領先基本面,反映未來來情況,所以當你看到存銷比上升的時候,代表產業庫存堆積,市場看到未來會進入衰退,所以股價先大跌,這個時候是絕佳便宜機會。
因為存貨循環屬於短週期的衰退型態,這種衰退雖然看起來很嚴重,但其實不用等太久就會結束。
反之,當存貨銷售比嚴重下降,代表供不應求,可能是因為缺貨,或者是銷售太暢旺,這種情況也屬於短期情況,只要供給快速補上,增長就消失了,所以這種股價的暴漲,也很快就會消失,你不要認錯、認為是成長期。
供應鏈連鎖反應:預測失誤的影響
公司預測難免有失準的時候。一旦發生錯誤,整條供應鏈的存貨水準就可能出現波動。這對於上游供應商而言尤其重要,因為企業設定的銷售目標,轉換成實際操作時,就是未來的訂單量。供應商會依據這些數字安排產能與備貨。
另外,當存貨水平都在正常區間時,備貨量穩定上升 = 產業的穩定成長期間。若存貨水平正常,但備貨金額沒上升,可能處在復甦期,要有耐心。
這樣你會看庫存,會判斷了嗎?
看下圖,請判斷Nike的庫存狀況如何?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跟過去五年比較,Nike庫存金額往下,存銷比也差不多恢復到水準了,雖然還是偏高一點,代表Nike正在等待復甦,美國公司都會跟你說指引,幾乎每家公司都會,所以Nike的供應鏈,像是豐泰(9910-TW)、寶成(9904TW),跟Nike一樣正在等待復甦,處在復甦期。
那如果存銷比在疫情前都很穩定,後來存銷比往上飆,接下來營收很慘,是不是買點?可能是,因為很慘之後,會回來正常狀況,不過記得要注意它的市佔率,確認是否有流失。
看懂庫存數據,投資判斷更精準
庫存數據對你有什麼幫助?幫助可大了。當你看到一家公司的營運出現衰退時,若能進一步分析其庫存狀況,就能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舉例來說,如果你發現一家公司的股價上漲,其實是因為「缺貨」造成的短期供不應求,那麼你該賣出嗎?應該賣。
為什麼?請看往上看「存貨循環都是短期循環」這一段,還有供給端的反應速度其實沒有你想像中慢,市場對缺貨的修正通常非常快速,一旦產能補上,供需就會回到平衡,價格自然也會回落。
經典案例,被動元件缺貨潮
來看經典案例,2018年時被動元件大缺貨,在2018年8月國巨(2327-TW)的存銷比來到新低點0.27倍,股價創新高,但你有沒有發現,供給跟上的速度很快。而且你會發現供給很缺之後,反而後面都容易出現供給過剩。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對製造商來說,存貨循環如何影響毛利與獲利?
👉庫存水位上升,代表先前製造太多了,那麼接下來,公司會降低生產活動,這樣產能利用率下降,公司毛利率下降,也影響獲利下降。
👉庫存水位不足,代表先前製造的不夠用,那麼接下來,公司會提高生產活動,這樣產能利用率回升,公司毛利率上升,影響獲利上升。
觀察指標:
- 存貨金額變化
- 存貨銷售比
- 存貨周轉天數
你可能會懷疑,存貨都是季數據,怎麼可能是領先指標?
事實上,存貨數據本身就具備領先意義。更厲害的是,優分析能做到預估存貨的變化,這讓我們的判斷更加提前、更具前瞻性,請繼續往下看。
存貨細項代表什麼?從原料到成品,看懂產業狀態
存貨通常分為三類:
-
原料:公司叫進來還沒用的材料。
-
在製品:正在生產流程中的產品。
-
製成品:已經完成、堆在倉庫裡等出貨的商品。
這三個數據,其實可以讓我們清楚判斷產業所處的位置與未來的營收動能。
如何應用存貨細項判斷公司未來營收?
假設一家公司的「原料」和「在製品」都比上一季明顯增加,那代表什麼?代表公司正在大量備貨生產,很可能是因為客戶已經下單了。公司不會隨便囤原料,因為那會壓縮現金流。所以敢進貨、敢生產,表示對未來的需求有把握。
這種情況下,未來一到兩季的營收很可能會有季增表現,投資人應該要往正向來看。而真正強勁的成長週期特徵是這樣:
- 原料持續增加 → 公司不斷準備生產。
- 製成品與成品不堆積 → 市場需求強、產品出貨快。
這代表什麼?代表產能持續投入、但供不應求,產品一做出來就被市場拉走,這就是最健康、最強的營運循環。
為什麼看基本面?從庫存看出企業的真實動向
「優分析」之所以重視基本面,是因為基本面最容易見真章。你知道嗎?從一家公司準備庫存的流程開始,就能看出很多端倪。
企業從接到訂單開始,就得依序採購原料、物料,接著進行生產,製成半成品、再製成品,整個流程環環相扣,實實在在。你覺得一間公司能為了炒作股價,故意買一堆原料、囤積大量庫存來製造業績假象嗎?對於正規經營的企業來說,這種行為是非常不合理也不持久的。
因此,透過庫存資料,我們往往能看出企業的真實狀況與未來方向,這也是基本面分析的重要價值所在。一般從原料到成品需要花費O天,從存貨細項的變化,以及存銷比和存貨金額的變化,能提前預知公司狀況,因為公司,它必須預測客戶的需求,要提前備料、備貨,所以被迫去預測未來需求,準備庫存。公司預測錯了,就會讓庫存堆積或過少。
別只看熱門,冷門的反而有機會
很多投資人都喜歡追逐熱門標的,但你可以去關注那些庫存偏高、但基本面良好的公司。經過研究,你看好的這些公司,它們的基本面穩健,估值又偏低,那麼這很可能是一個長期佈局的好機會。雖然在當下,這些股票的股價可能低迷,看起來「起不來」,但只要公司價值沒有改變,通常不會長期被市場忽視。真正有價值的公司,很少會沉寂兩三年還無法反彈。
對標美國客戶庫存水位 新功能 供應鏈調查數據
如同上面提到「美國公司都會跟你說指引」,相關資料也比較公開透明,追蹤的分析師相對多。為了幫助大家更能看清楚未來,優分析推出了新的數據資料「供應鏈調查數據」。這是統計標普500公司,各大龍頭券商分析師對備貨量的預估值平均。
只要你先去小助理了解公司的主要客戶,這些客戶有哪些是美國公司,看一下他們的備貨情況,就能觀察到這家台灣供應商的未來訂單變化。找不到客戶名稱也沒關係,只要你先去了解這家台股公司所處的終端需求行業(可看小助理),然後找幾家美國龍頭公司看一下備貨情況,也可代表終端需求的變動。
📘你已經學會【什麼時候股價會出現低估或高估】、【什麼時候市場處於安全期,很好估很好買】,但真正的問題是
——當市場變便宜時,你要怎麼判斷是真正便宜?還是表面便宜?
——當市場火熱時,你要怎麼判斷是真正昂貴?還是表面昂貴?
請期待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