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 聯準會維持觀望態度:多位聯準會官員表示,對穆迪調降美債信評與近期市場波動保持審慎,將其視為整體經濟資訊的一部分,仍需更多時間觀察後續影響。
• 信評下調牽動資金成本:穆迪下調美國政府信評,強調財政赤字與利息支出攀升風險,可能推升借貸成本並對經濟產出產生抑制作用。
• 資金仍看重美國資產:儘管信心動搖,聯準會官員強調美國資產仍具吸引力。美元資產如美債與固定收益資產仍為國際投資人青睞標的。
👉 本日總經趨勢顯示:聯準會處於「高警覺但不急躁」、美債評等影響「潛在深化」、資產市場「信心仍未瓦解」的三重交錯狀態。
美債信評遭調降
此次穆迪調降美國政府信評,成為繼標普(2011年)與惠譽(2023年)後,第三家將美國主權債務自最高等級下調的主要信評機構。
市場對美國財政紀律的疑慮再度升溫,特別是面對長期赤字擴張與債務利息支出攀升的趨勢,這對「美元資產=避險天堂」的全球共識形成挑戰。
多位聯準會官員針對此事件以及近期市場動盪發表看法。副主席傑佛森(Philip Jefferson)指出,聯準會將此類資訊納入評估政策目標的整體考量,但不會對評等決策本身發表評論。
聯準會關注潛在效應
對此,聯準會官員多持審慎但不悲觀的看法。
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強調,儘管有部分市場對美國政策穩定性與財政可持續性提出質疑,但「美國仍被廣泛視為一個優質投資標的」,尤其是在美債與其他固定收益資產方面的吸引力依然存在。
他認為,當前市場的擔憂屬於「被放大的情緒反應」,並未見到資金大規模撤離的現象。
明尼亞波利斯聯準銀行總裁卡什卡里(Neel Kashkari)則指出,投資人對美國的競爭力與政策可預測性確實出現「比一至兩年前更多的問號」,但這更多反映在信心層面,而非實際行動。
他特別提及,「市場仍在消化政策與債務結構變化的整體意涵」,目前尚難判斷這是否會對未來政府融資成本產生根本改變。
結論與未來趨勢
儘管短期內信評調降與政治不確定性對市場造成壓力,但聯準會目前未顯露急於調整貨幣政策的傾向。威廉斯表示目前利率處於「良好位置」,波斯提克則預期今年僅有一次降息的可能。
未來幾個月,美國債務政策與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態度將是觀察重點。如果高債務與貿易政策繼續削弱信心,可能導致美債利率進一步上升、金融環境收緊,進而影響聯準會的決策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