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公布最新統計,2025年8月出口 584.9億美元,即使遭遇美國 20%關稅仍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年增 34.1%,高於市場預期的22.3%;進口則達 416.6億美元,年增 29.7%,亦超過預估25.75%。當月貿易順差擴大至 168.3億美元,不僅刷新單月紀錄,也顯著優於市場預測的127.8億美元。
細分商品結構,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金額達 233.6億美元,年增近八成(+79.9%),其中電腦及附屬單元、零附件分別成長一倍;電子零組件出口 203.9億美元,同樣創新高,年增34.6%,其中以積體電路出口年增37.4%最為亮眼。相較之下,塑橡膠製品(-12.1%)、基本金屬(-7.1%)與礦產品(-11.9%)則明顯衰退,顯示出口成長結構主要還是由高科技產品帶動。
主要市場方面,對美國出口大增 65.2% 至196.3億美元,續創歷史新高;對東協出口年增 46.7%,對日本則年增 34.3%。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年增15.9%,雖增速放緩仍維持雙位數成長;唯獨對歐洲出口年減10.5%,為主要市場中唯一逆勢下滑地區。
進口部分,受AI產業鏈需求帶動,電子零組件進口年增54.5%,半導體設備進口更年增87.0%,反映國內科技業積極擴產與投資研發。相對地,礦產品(-8.1%)及原油(-17.7%)進口則呈現下滑。
分析指出,台灣出口已連續 22個月正成長,AI、高效能運算及消費性電子新品拉動需求,推升高科技產品出口至新高水位。
財政部預測9月出口將持續強勁,年增率落在30%至36%。不過同時也提醒,美國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風險使全球景氣仍具高度不確定性,後續發展需謹慎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