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殺入傳統超市的最後防線:當日生鮮送達,全美零售版圖恐要變天

2025年08月15日 03: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在美國,是否還有商品尚未被線上銷售全面取代?生鮮食品或許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雖然市場規模龐大,但主要銷售仍集中在傳統超市與實體零售,線上通路的滲透率相對有限。也正因如此,幾乎所有廠商都對這塊市場虎視眈眈,積極尋找切入點與創新模式,力圖在這片尚未完全開發的領域中搶得先機。

Amazon正式宣布在美國超過1,000個城市推出當日生鮮雜貨配送,並計畫在年底前將服務範圍擴大至2,300個市場。這不只是數量上的擴張,更代表Amazon在物流與冷鏈配送技術上的一次質變。新方案對Prime會員極具吸引力——單筆訂單滿25美元即可免費當日送達,低於該金額則收取2.99美元費用;相比以往Amazon Fresh需滿100美元才享免費配送,以及Whole Foods固定收取9.95美元的模式,門檻大幅降低。

根據最新一季財報,Amazon有81.5%的營收來自零售業務(Retail),毛利率約41%。Amazon並非首次嘗試生鮮配送,但一直以來表現不如電子產品與雜貨。2024年4月推出的9.99美元月訂閱服務,已將Whole Foods、Amazon Fresh與合作超市整合在同一平台,並在兩小時內滿35美元訂單提供免費配送。然而,當日配送的核心挑戰在於——如何以可控成本快速完成低溫儲存、揀貨與派送。這次的宣布顯示Amazon已透過全國性配送中心網絡與自有車隊,找到支撐當日送達的運營模式。

Amazon想顛覆生鮮市場的銷售占比

美國生鮮電商市場正快速成長,但仍受制於高營運成本與嚴格監管。例如易腐食品需要全程冷鏈,涉及食品安全法規與多層檢驗,任何環節出錯都可能導致退貨與損失。儘管如此,生鮮仍是零售市場最大且「尚未被網路徹底顛覆」的領域,傳統超市模式依然穩固,其中沃爾瑪Walmart(WMT-US)在該市場佔有約60%銷售額。

在這個領域,Amazon面對的競爭對手橫跨兩個陣營:一是傳統零售巨頭,包括沃爾瑪(WMT-US)、Target(TGT-US)與好市多Costco(COST-US),他們已建立成熟的到店自取與配送系統;二是新興平台,包括Instacart、DoorDash(DASH-US)與Uber(UBER-US),專注於即時外送與合作超市模式。Amazon的優勢在於全國性的基礎設施與雲端數據能力,讓它還是有機會在配送速度與範圍上取得領先。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FDRT
RFOD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