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美國上週原油庫存意外大增 280 萬桶,與市場原先預測的 130 萬桶下降反差很大。所幸在解讀數據之後可以發現,這波累庫並非需求轉弱,而是進口跳增、出口下滑所帶動的淨進口飆升。更關鍵的是,庫存水位仍比五年均值低 4%,顯示供需結構依舊偏緊。煉油廠開工率走高、汽油與蒸餾油需求同步回溫,也凸顯美國內需仍具韌性——本週的累庫看起來更像是短期貿易流動的擾動,而不是石油需求降溫的警訊。
淨進口增加是本週庫存上升的主因,而非需求轉弱
本週美國原油進口增加 48.6 萬桶/日 至 640 萬桶/日,同時出口減少 56 萬桶/日 至 360 萬桶/日,淨進口明顯上升,直接推動商用庫存增加 280 萬桶。
這與市場預期的 130 萬桶下降形成強烈反差,但從結構來看,庫存走高主要反映貿易流變動,而非最受市場關注的成品需求劇烈疲弱。
換言之,本週的庫存增加屬於供應端變化,非需求端崩落的訊號。
汽油與蒸餾油庫存同時增加,顯示煉油廠產出提升
煉油廠開工率由 90% 升至 92.3%,原油進料量增加 21.1 萬桶/日 至 1,640 萬桶/日。在高開工率帶動下,汽油庫存增加 250 萬桶(預期 +50 萬),蒸餾油庫存增加 110 萬桶(預期 +20 萬)。同時,汽油需求仍上升至 870 萬桶/日。
這組數據顯示:庫存上升來自煉油端產出增加,而不是需求下滑導致庫存堆積,有助緩解市場對美國消費力走弱的擔憂。
商用原油庫存雖走高,但水位仍低於五年平均,反映供應基本面偏緊
商用原油庫存上升至 4.269 億桶,但仍較五年同期平均低 4%。在 SPR(戰略儲油)增加 49.8 萬桶 之下,商用庫存仍維持偏緊水準,顯示即使短期出現累庫,結構性供應並不寬鬆。
此外,庫欣庫存小幅下降至 2,180 萬桶,更凸顯庫存在交割中心仍屬低位,有助支撐近月合約結構。
原油產量維持在歷史高檔,供應端仍對油價形成壓力
美國原油產量小幅下降 2 萬桶/日,至 1,380 萬桶/日,仍接近歷史新高。這意味著美國作為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供應端仍具明顯增量能力,加上淨進口回升,短期可能對油價產生壓力。
市場需密切觀察未來幾週的出口變化是否回升,以判斷此供應壓力是否僅為短期波動或趨勢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