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消費者情緒在10月「不樂觀、但沒再惡化」——密西根大學初值顯示信心指數為55,與9月的55.1幾乎持平、優於華爾街預期的54,反映即便聯邦政府關門掐住官方數據供給、千名公務員被迫停工,民眾對經濟看法仍大致維持現狀;不過指數仍接近歷史低檔,顯示高物價與就業降溫擔憂未退場。
根據密西根大學10月10日(週五)公布的消費者信心初值報告,美國10月整體消費者信心指數與9月幾乎持平,顯示大多數民眾對經濟現況的看法未因政治僵局而惡化。該調查由密西根大學消費者調查中心主任Joanne Hsu主持,她指出:「目前尚未觀察到政府關門對消費者情緒產生明顯影響。」
密西根大學自1946年起每月調查約1,000名全美受訪者,涵蓋收入、教育與地理背景,透過約50個問題評估美國人對經濟、個人財務、就業與物價的看法。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民眾雖對高物價、通膨與勞動市場前景仍感憂慮,但整體情緒「不悲觀也不樂觀」,與上月相當。值得注意的是,高收入與持有股票的群體信心略有改善,而低收入家庭的信心自4月以來仍停滯不前。
通膨預期方面,10月雖略有下降,但仍處於相對高位,約介於一年前的水準與今年4、5月川普宣布關稅時的高點之間。Hsu指出,目前民眾的主要擔憂仍集中在「荷包問題」,而非政府停擺本身。歷史經驗顯示,若政府關門與債務上限危機同時出現,消費者信心才會出現較明顯下滑,例如2013年的案例。但若僅是短期關門,信心通常會在政府重新開門後迅速回穩。
整體而言,美國民眾目前對經濟仍維持謹慎但穩定的看法,顯示政府停擺的影響尚未滲透至家庭層面。不過,由於美國民間消費占GDP逾三分之二,若信心持續徘徊在低檔,後續對支出動能的壓力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