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狂潮來襲!單櫃功率直逼1MW!施耐德液冷技術搶先落地

2025年10月02日 18: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施耐德電機

花旗集團最新預測,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慧基礎建設上的總支出將於2029年突破2.8兆美元,遠高於先前估算的2.3兆美元。僅至2026年底,超大規模業者的AI資本支出便將達4,900億美元,也高於原先的4,200億美元。隨著生成式AI推動算力需求急速上升,全球AI運算需求到2030年需新增55GW電力供應,在電力建設速度緩慢的環境下,液冷技術正成為資料中心的必然選擇。

在這股趨勢推升下,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於今日正式推出完整的端對端液冷解決方案,這套新產品組合,主要針對AI資料中心「過熱與高耗能」的問題。

隨著單一機櫃功率密度突破140kW,甚至邁向1MW,AI晶片在運算時的溫度與密度急遽上升,如果沒有更有效的散熱方式,整個資料中心就可能面臨效能下降或系統不穩定。傳統空氣冷卻在能耗上已成為沉重負擔,光是冷卻系統就可能佔掉整體電力使用的40%。

相比之下,直接液冷技術能把冷卻作用直接作用在晶片上,散熱效率比空氣冷卻高出3,000倍,讓資料中心在高速運算下依然能保持穩定與高效。不過液冷的建置過程相當複雜,從設備採購、安裝到後續維護都需要完整規劃,因此真正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成為AI工廠建設的關鍵

這項產品發表,延續自施耐德電機於2024年10月啟動的收購案。當時公司宣布以約8.5億美元現金收購Motivair 75%的股份,並計劃於2028年前完成全數收購,使施耐德得以全面整合Motivair的技術與資源,強化其在高密度資料中心冷卻與直達晶片液冷領域的產品組合。

Motivair成立於1988年,總部位於紐約州布法羅,目前擁有超過150名員工。其核心產品包括冷卻液分配單元(CDU)、背門熱交換器(RDHx)、冷板與散熱單元(HDU),並延伸至用於熱管理的冷水機。該公司液冷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全球超級電腦,且近年因切入AI與資料中心市場而帶動營收保持雙位數成長。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液冷
水冷快接頭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