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日本經濟正面臨新一輪的價格壓力考驗,隨著企業將上升的原物料與人力成本轉嫁至批發價格,4月份的批發通膨年增率達到4.0%,再次強化市場對日本央行可能進一步升息的預期。
為什麼日本的批發物價仍然在上漲?
根據本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4月份的批發通膨率達到4.0%,主因是企業持續反映原物料和人力成本的上升。這使得日本央行在是否持續升息的政策路徑上,面臨更大的壓力。
根據日本央行在簡報中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宣布的大規模關稅措施目前對日本通膨的影響仍不顯著,這部分是因為美方設定了90天的緩衝期,許多企業尚未完成其價格策略的調整。
4月份的進口價格指數年減7.2%,較3月的2.4%跌幅明顯擴大,這反映出日圓匯率回升有助於減輕進口成本的壓力。再加上日本國內針對燃料價格的補貼措施逐步退場,也對抑制整體批發通膨有一定幫助。
哪些項目導致物價持續上漲?
儘管由於日圓回升與部分大宗商品價格走跌,使得整體批發通膨有趨緩跡象,但企業仍在4月份(日本會計年度的起始月)針對多項產品調漲價格。
這當中尤以食品、飲料與農產品最為明顯:
📌食品與飲料價格年增3.6%,高於3月的3.4%
📌農產品價格年增高達42.2%,也高於3月的39.1%
企業間交易的商品與服務價格指標──企業商品價格指數(CGPI)年增率為4.0%,符合市場預期,較3月份修正後的4.3%略為放緩;但指數本身已連續第8個月創新高,來到126.3,顯示物價壓力仍然持續擴散至消費端。
日本央行會不會再升息?
根據野村綜合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Takeshi Minami指出:「4月2日宣布的關稅對全球經濟與貿易的衝擊可能比預期小。但汽車、汽車零件、鋼鐵與鋁材仍受關稅影響,對製造業與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
他也提到:「日圓似乎又重回貶值趨勢,雖然批發通膨可能會在年底前減緩,但日本央行仍可能會在9月或10月再次升息。」
日本央行在去年終止長達十年的大規模刺激措施,並於今年1月將短期利率升至0.5%。雖已表示未來仍可能升息,但來自川普關稅政策的變數,也讓升息時機更加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