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纖維(Fiberglass)憑藉其重量輕、強度高、隔熱效果佳的特性,廣泛應用於建築保溫、複合材料與強化結構中。美國能源部指出,玻璃纖維保溫材料可有效降低最多40%的能源成本,因而成為建築產業的首選材料。而根據國際汽車製造商協會(OICA)統計,2022至2024年間,汽車產業中使用玻璃纖維複合材料的比率增加了12%,不僅提升燃油效率,還有助於減少碳排放。
NASA在Artemis I任務中,也使用了玻璃纖維與熱固性樹脂製成的複合熱盾包覆Orion太空艙。這是阿提米絲登月計畫的首個無人試飛任務,在設計上可在太空艙重返地球、穿越大氣層時透過材料的熔融與氣化吸收高達攝氏2,760度的極端熱能。
根據GlobeNewswire最新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玻璃纖維市場規模達123.3億美元,預計在2032年將突破203.8億美元,於2024至2032年間年均成長率達5.74%。這項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建築、運輸與航空等產業對輕量、高強度材料需求的快速提升。
各大製造商也陸續擴產以因應市場需求。美國玻璃纖維龍頭Owens Corning(OC-US)在2023年宣布投入1.2億美元擴建北美產能,法國建材巨頭Saint-Gobain則推出全新環保型玻璃纖維產品,以降低對環境的衝擊。其他重要業者還包括嬌生公司旗下的Johns Manville、日本的Nippon Electric Glass、台灣玻璃工業公司(1802-TW)等。
龍頭企業 Owens Corning(OC-US) 便是關鍵參與者。Owens Corning在2024年的總營收達109.7億美元,其中主要來自屋頂材料(Roofing)與保溫材料(Insulation)兩大事業群,而玻璃纖維相關的複合材料(Composites)部門則穩定貢獻約36.9億美元。這些產品廣泛應用於建築節能、汽車輕量化、風力發電等領域,顯示玻璃纖維在高效能建材與綠色能源市場的滲透率持續提升。
2023年,玻璃纖維市場中以「玻璃棉Glass Wool」產品最受歡迎,占整體市場的37%,主因其在住宅與商業建築中的廣泛應用與高熱效性能。而在應用類別中,「複合材料」應用則占據高達66%的市場份額,廣泛應用於汽車、航空與風力發電產業中。特別是電動車領域,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指出,2022至2023年間,電動車所使用的玻璃纖維複合材料增加了18%。
從區域來看,亞太地區在2023年以42%的市占率成為全球最大市場。中國是該區域的最大生產與消費國,受惠於政策推動綠建築與基礎建設,像是印度的「智慧城市計畫」也加速了玻璃纖維的應用。
在全球對永續建材與節能減碳要求日益嚴苛的趨勢下,玻璃纖維這項老牌材料正以全新姿態,扮演推動未來產業革新的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