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重心正快速由原料(CPO)轉向下游精煉與多元化產品,不僅提升了出口附加價值,也增強了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2024 年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總量為 1,539 萬噸,其中精煉棕櫚油(PPO)出口達 1,169 萬噸,價值 507.3 億令吉;而原棕櫚油(CPO)出口僅 369 萬噸,價值 150.9 億令吉,CPO 僅占出口總量的 24%。
進一步來看,棕櫚基製品(如人造奶油、食用油、肥皂、化妝品與生質柴油)的出口也大幅成長,2024 年出口量達 1,480 萬噸,價值 534.4 億令吉,較 2023 年的 1,198 萬噸、463 億令吉明顯提升。這顯示下游客製化與高附加價值產品逐漸成為馬來西亞棕櫚油產業增長的主力。
馬來西亞種植與原產業部長拿督斯里 Johari Abdul Ghani 表示,儘管印度、肯亞與荷蘭仍是原棕櫚油的重要市場,但推動下游產品出口多元化是確保馬來西亞不被印尼搶占市佔的關鍵。
他指出,政府已透過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加強研發,開發高值產品如生質柴油、油化學品及生育三烯酚(tocotrienols),並由馬來西亞棕櫚油理事會(MPOC)推動全球推廣與市場拓展。
印尼與馬來西亞仍是全球棕櫚油出口的絕對主力,兩國合計占全球出口量超過 85%。在 2024/25 年度(產季年度,2024 年下半年至 2025 年上半年),印尼出口棕櫚油約 2,420 萬公噸,遠高於馬來西亞的 1,590 萬公噸。這與兩國的產量規模密切相關:印尼總產量約 4,650 萬公噸,幾乎是馬來西亞 1,930 萬公噸 的兩倍以上。但不同的是,馬來西亞大部分棕櫚油用於出口,印尼則同時是全球主要消費國之一,大量用於食用油與生質燃料,因此對各項製品設有「出口加徵稅率」介於7.5~10%。
為了做出差異化競爭,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重心正快速由原料(CPO)轉向下游精煉與多元化產品,不僅提升了出口附加價值,也增強了在全球市場與對抗印尼的競爭力。